为进一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抓实抓细延期开学期间学生思想引导、学业促进、心理疏导、困难帮扶、就业指导等各项工作,环境学院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育人育才使命初心,创新教育管理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六大工程”,筑牢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教育管理“四梁八柱”。
一、思政教育铸魂工程
为引导学生理性认识新冠疫情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团结带领广大学生为疫情防控贡献青春力量,学院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云思政”。第一,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在疫情防控中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开展“传承雷锋精神,让党徽在抗疫阻击战中闪耀”抗疫志愿服务。第二,举办青马工程培训班,号召广大团员青年自觉向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学习,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第三,开展“十佳团支部”评审答辩,引导基层团支部有效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第四,召开“抗疫阻击战中的青春力量”专题学习交流会,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抗疫阻击战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扎实开展“广学深思力行”主题教育,引导全体学生深刻体会理解“家国一体”的内涵,厚植爱国情怀,锻造爱国意志,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
二、关爱帮扶暖心工程
学院充分利用电话、易班、QQ、微信等途径,与全体学生进行一对一“连线”,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和生活情况,传递学校温暖,家校协同做好防疫。第一,密切关注疫情对所有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状况、物资保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影响,分析评估学生受疫情影响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第二,针对学生面对疫情可能产生的恐慌焦虑、孤独失落、抑郁烦躁等心理危机应激反应,学院举办“送你一‘只’心灵口罩”心理健康关爱活动,并第一时间向学生发布心理咨询与援助渠道,组织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对学生开展心理疏导、知识普及、个体访谈等,倾心守护学生身心健康。
三、学风建设固本工程
学习是学生的主责主业。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线上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听课有纪律,学院先后开展“病毒无情、隔屏有爱”学习教育、“学习小妙招”居家学习经验分享以及“有志青年、‘疫’起自习”等线上活动,号召青年学生珍惜线上学习机会,杜绝违反课堂纪律现象,分享居家线上学习、自学以及线上教学软件使用等经验、技巧。此外,举办考研复试“学长学姐说”活动,邀请学院部分2019届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在线为2020届考研过线学生提供复试攻略,帮助他们更有针对性地做好考研复试准备,增强复试信心和勇气,提高学院毕业生考研录取率。
四、创新创业强基工程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学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力度,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疫情防控期间,学院坚持双创教育“不停工”。第一,深入开展学院层面的环境类和安全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此前学院立足学科专业特色,分别与相关企业合作设立了环境类大学生双创大赛和安全类双创大赛,旨在从学院层面及早发掘和重点培育优秀团队、项目,进而为培育校级、省级乃至国家级重点项目储备力量。第二,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大创、“创青春”等双创竞赛备赛和组织工作。坚持面上发动和点上动员相结合,思政队伍和业务教师相结合,不同学历层次和年级学生相结合,努力提高作品创新性和竞争力。
五、就业指导提质工程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稳定疫情期间就业大局,环境学院多措并举,积极推动“云服务”,助力学生“疫”起就业。第一,全员联动。落实“一把手”工程,建立并完善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参与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构建系主任、辅导员、导师、校友、用人单位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全员联动,助力学生就业。第二,空中双选。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着力打造“就业服务不断线、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招聘活动,联系优质用人单位,积极组织网上招聘活动,精准服务毕业生就业。第三,学生互助。发挥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先锋作用,构建就业“1+X”帮扶体系,每名党员和学生干部联系5-8名同学,帮助同学们推介优质就业信息,交流求职经验,完善简历、模拟面试等,推进学生积极就业。
六、团学活动赋能工程
疫情防控期间,为增强学生集体归属感,丰富居家精神文化生活,陶冶文艺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学院组织开展了“‘疫’起朗读”云上读书会,“同声唱战歌、同心战疫情”线上班歌大赛,“锻造意志、练就精神”居家健身运动比赛等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赋能。此外,各团支部有序开展“同心同向、共克时艰”线上主题团日活动,为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青春力量。